- 為了讓測試所有新功能的時間更充裕,Monero的發布時間推遲到4月6日附近: https://github.com/monero-project/monero/pull/3424
- 0.12版版名為”Lithium Luna”
- 預計會在本周被tag上正式版本號並準備好提供測試
- 0.12版的重要功能
- 多重簽名(Multisig)
- 子地址(SubAddresses)
- 將預設環簽(Ring)數量從五提升到七
- 為了對抗ASIC而微調了Proof of Work演算法
- Ledger硬體錢包的初步功能支援
- 金鑰映像攻擊緩解措施
- 官方GUI錢包的暗色系佈景主題應當在本周會完成
環狀簽名
開發者會議紀錄 DevMeeting 20180225
- 支援ledger硬體錢包的程式碼距離可以被合併的進度又大幅的縮短了
- 需要與ledger硬體錢包的團隊更進一步的討論才能收尾
- 三月的硬分叉(協定的升級)
- 正在等待vtnerd的PoW調整。CUDA跟CPU的部分已經上傳到Github了,而OpenCL還在測試中。
- 在硬分叉前後一周的禮拜天都將舉行開發者會議,時間在17:00 UTC
- 有關預設環狀簽數量的討論
- https://github.com/monero-project/monero/issues/3035
- Surae(MRL小組成員)建議: “我投固定在7一票,辦不到的話,最少要7,還是不行的話,預設在7但最低為目前的5,以上是我建議的順序。”
- Sarang(MRL小組成員)表示同意。
- 於Surae建議的第二個選項達成共識 – 環狀簽的數量最少要在7。
- SGP做了一點研究: https://docs.google.com/spreadsheets/d/1iLa_yklutjHqn_DrOlO_eTb00l4YDAezijX2J5r6P14/edit?usp=sharing
關於PoW共識機制更動與重複使用金鑰
PoW共識機制的更動
最近常常可以看到關於抵抗ASIC礦機和如何面對潛在的ASIC礦機威脅等話題,這篇文將會(稍微)認真地指出: 我們對於如何藉由在硬分叉時調整PoW共識機制以維持抗ASIC礦機特性的立場。
特殊應用積體電路(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)簡稱ASIC在這邊指得是被特殊設計出來的挖礦硬體,舉例來說,BTC的ASIC礦機被設計用來挖SHA256演算法的加密貨幣。由於這種硬體是被特別設計用來挖礦的,也因此會比CPU、GPU、甚至是FPGA等日常使用的硬體來得有大量的效能優勢。因此,任何被設計出來的ASIC將會顯著地主宰全網算力並導致中心化的問題。
Monero正式釋出新版本0.11.0.0-代號Helium Hydra
更新總覽
這是Monero軟體的v0.11.0.0主版本更新,並且是因應九月十五號硬分叉的必要更新。這次分叉將會提高環狀簽名的大小限制,並踢除在環狀簽名中重複的交易輸入。這次釋出的新版本提供了許多改進並及大量的bug修復。
Monero新版本代號Helium Hydra已開始在testnet公開測試
例行每半年一次的Monero硬分叉更新即將於九月登場
這次的分叉版本名為Helium Hydra
分叉區塊高度預定為1400000
為了要讓礦工與節點有足夠的時間升級到新版本,將在近期內釋出正式執行檔
但為了讓此次更新盡可能避免出現預期外的問題,我們鼓勵社群成員一起加入測試
開發者會議紀錄 DevMeeting 20170806
- 關於環簽交易使用的交易輸入預設值將有更動
- 已經有普遍的共識將由規劃中的3改為5,不過改用8或10的方案也同時在討論中
- 也許要找社群裡的數學家Surae跟(或)Sarang來提供點意見比較好
- *測試網路(Testnet)*的硬分叉將在2017的八月七號禮拜一進行
- GUI最新資訊
- Android和iOS系統的官方GUI已經在封閉/公開測試
- 而iOS的部分則因為app store帳號問題而延宕了
- Android的版本則因linux box空間不足而耽擱了。1.5個月前的版本在此: https://github.com/monero-project/monero-core/pull/780
- 正在分析iOS的測試狀況,至於MyMonero,基本上是個”超想趕快把這玩意上架”的狀況。
- monerod的記憶體流失(memory leak)的問題已經在著手處理
以上翻譯來自於紀錄原文: https://monerobase.com/wiki/DevMeeting_2017-08-06